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外汇资讯 >资讯正文

通货膨胀VS通货紧缩,哪个对经济更有害,为什么?

来源:Dailyfxasia.com  时间:2023-03-09 18:06:22

本文将介绍什么是通货膨胀,什么是通货紧缩,以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的伤害。

通货膨胀卷土重来

过去几十年来被人忽视的通货膨胀,如今在全球经济中却大行其道。欧洲物价上涨的百分比高达两位数,即使在美国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市场较为克制的国家,官方数据也经常刷新数十年来的高点。

这种生活成本冲击背後的原因有三个方面。首先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,欧洲因此受到不成比例的通胀冲击,这主要是由地区性食品和能源市场的连锁反应造成的,这种影响也溢出到了全球范围。

其次是新冠病毒及其对供应链的破坏。

最後,或许也是最持久的,是全球对供应安全的重新思考——过去30年的全球化倒退。随著各国选择供应安全,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性价比最高的商品,价格就会上涨。

很难相信,前两年全球市场的普遍看法是,通胀已死,而关键的优先事项是避免通缩——日本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这场斗争。顺便回顾一下,通货膨胀的终结并不是一种荒谬的信念,因为从2000年到2021年,美国官方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化涨幅没有超过2.7%。

因此,也许现在是一个适当的时候,看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,评估哪个对经济更糟糕。

什么是通货紧缩

乍一看,很难看出通货紧缩有什么问题。毕竟,当我们买东西更便宜时,我们通常不太会介意。

那么,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?当买的东西更便宜时,我们可能会很高兴,但当我们卖的东西也便宜时,大家都会不太开心了。普遍的通货紧缩会打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,让每个人的情况都变得更糟。毕竟,在生活成本下降的情况下,很难证明涨工资是合理的。

通货紧缩对经济的伤害

但是,更深入地探究一下就会发现,通货紧缩会导致更深层次的问题,它会吸走经济体的基本活力。如果消费者和企业认为价格将继续走低,他们就会推迟支出和投资决策∶如果预期明年能买到更好的便宜货,谁还会现在买呢?

这正是日本在过去几十年里出现的那种经济停滞。通货紧缩也极其难以逃脱。储蓄者越来越多地受到长期低利率的制约,低利率又是刺激经济活动和刺激部分定价权所必需的。

持续的通货紧缩对一个经济体来说是致命的。如果物价持续下跌,经济主体不断推迟消费决定,商品就会卖不出去,工人就会失业。这反过来会导致坏账的螺旋式上升,并削弱贷款机构的实力。银行进而减少放贷,加剧了流动性减少,导致经济活动崩溃的恶性循环。

因此只要出现通货紧缩,任何当局都会竭尽全力重新获得定价权。

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伤害

通货膨胀造成的问题自然要明显得多。物价上涨意味著即使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,社会上最贫困的人也买不起。即使是那些收入较高的人也会开始抱怨。加薪要求一波接著一波,这可能导致另一个恶性循环,因为生产商被迫再次提高价格,以弥补自己更高的成本。政治稳定也可能会因此受到严重威胁。

通货膨胀也会侵蚀现金的价值,无论是薪水还是储蓄都免不了。如果像现在这样,我们面临著相对较低的利率和不断上涨的物价,这一过程就会加速,因为储蓄账户无法跟上物价上涨的影响。

最糟糕的是,不加控制的通货膨胀会导致“恶性通货膨胀”这一毁灭性的现象。这意味著价格完全失控。在最令人震惊的历史案例中,恶行通胀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翻了一番,年化增长率达到数百个百分点或更高。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魏玛共和国(Weimar Republic)可能是最臭名昭著的例子,而最近几十年的恶性通胀当属 2008年的津巴布韦。

但通胀并不一定要达到“超级”水平才会成为一个严重问题。事实上,二战後世界物价上涨非常艰难,以至於整个货币政策框架都倾向於确保物价保持可控。1965年至1982年这段时期被称为“大通胀”,这要归功於宽松货币政策和至少两次石油危机。

推荐阅读∶以史为鉴,回顾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

在此之後,各国央行被赋予了非常温和的通胀目标,并被授权使用所有可用的货币工具来实现这些目标。

在疫情爆发前,这种方法都非常有效。温和的通货膨胀,大约被控制在每年2%左右,被认为是一个平衡点。这意味著企业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高价格,而不必预先启动经济活动或迫使雇主接受不可行的工资协议。这一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非常有效,以至於有人认为,通货膨胀被永久性地击败了。

现在央行官员和投资者都希望,目前价格上涨背後的因素是暂时的,全球仍有可能回归更温和、更有目标的通胀。在定价的可能性范围内,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通货膨胀显然是“小害”。当然,这可能只是大家“一厢情愿”的想法。

推荐阅读∶通胀加剧将改变交易和投资环境,这些资产值得关注!

(David Cottle撰,Cindy译)

常用货币兑人民币汇率换算